百独托管7500 紫田网络超高转化播放器收cps[推荐]速盾CDN 免实名免备防屏蔽阿里云 爆款特卖9.9元封顶提升alexa、IP流量7Q5团队
【腾讯云】中小企福利专场【腾讯云】多款产品1折起高防 随时退换 好耶数据小飞国外网赚带你月入万元炎黄网络4H4G10M 99每月
香港带宽CN2/美国站群优惠中客数据中心 服务器租用联盟系统移动广告平台 中易企业专场腾讯云服务器2.5折九九数据 工信部正规资质
腾讯云新用户大礼包代金券高价收cpa注册量高价展示【腾讯云】2核2G/9.93起租服务器找45互联 随时退换阿里云 短信服务 验证秒达

山寨APP横行 宜人贷用户遇“假客服”被骗4万元 [复制链接]
查看:66 | 回复:0

1445

主题

1561

帖子

227

积分

落伍者(一心一意)

Rank: 1

贡献
2
鲜花
0
注册时间
2008-7-16
发表于 2018-5-1 16: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广东佛山

  目前网贷行业正处于整改期,不合规的小平台很难再取得投资者的信任,为了吸引投资者,就想方设法蹭大平台的热度、仿冒大平台,希望在整改阶段趁乱浑水摸鱼  关注P2P理财,有帮助!


          我后来重新下载了宜人贷官方APP ,拨打官网上的客服电话询问后,才知道被骗了。家住广西的潘颖( 化名) 怎么也不会想到,此前自己一直联系的客服并非宜人贷的官方客服。

          据潘颖介绍,今年3 月,因为资金周转的需要,她在一款名为宜人贷的手机APP 里借款4 万元,分24 期还款,每期还款2300 余元。在第二期还款时多付了近4 万元,至今未收到退款。

          我也不知道当时下载的是假宜人贷APP ,还是使用真宜人贷APP 遭遇了假客服。直到今天,回想起这段被骗的经历,潘颖还是有很多说不清,因为多付了4 万元,她已将此前下载的APP 卸载。

          真借款与假还款

          按照潘颖的说法,5 月28 日上午,她通过上述宜人贷APP 操作第二期还款时,页面显示还款失败,于是又重新进行了一次还款操作,页面提示还款成功,但实际扣除了两倍的还款额。

          我随即与对方客服人员联系,对方查询后表示,因系统问题确实重复扣款了,退款会在1 个小时之后打回我的账户。潘颖告诉记者,她联系的客服电话是02787630385 ,这个电话在放贷之前联系过我,说是客服,我当时就把号码存了下来,出现问题也就直接联系了。

          该客服在电话里告诉潘颖,退款需要做登记,会将公司财务总监的账号和姓名告诉她,她在支付宝中输入这些信息,并根据客服的提示输入验证码,就能拿到退款。

          我按照他的指令完成操作后,并没收到退款,反而收到了银行卡里39929 元余额被转出的短信提示。我马上又给他打了电话,询问是什么原因,他说是系统问题,让我耐心等待。潘颖并没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骗了,一直等待对方解决系统问题。

          等待数日后,潘颖多次拨打客服电话,对方一再提示耐心等待。

          我没太担心,因为本来就借了4 万元,说不定这次就一次还清了,只要退给我多出的2000 元就行。潘颖心想如果是系统出现了问题,说不定需要更新APP ,6 月初,潘颖便卸载了上述宜人贷APP 。

          再次下载宜人贷APP 后,潘颖拨打了官网上的400 客服热线查询退款事宜,客服人员表示,在系统中并没有上述027 的客服电话,提示潘颖报警处理。

          我这才意识到被骗了,但之前的APP 已经卸载了,我也不知道自己从哪个‘宜人贷’借的款。潘颖说道。

          对于潘颖的疑问,法治周末记者联系了宜人贷询问,宜人贷公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查到了潘颖的借款记录。

          该用户用宜人贷APP 还款时,同一笔待还款项操作了两次还款。宜人贷系统显示,其中一笔还款成功,另一笔还款失败,已退还到用户账户。在未确认系统已经自动解决重复还款问题的情况下,该用户联系了027-87630385 的诈骗电话( 该诈骗电话来源待公安机关追查) 。诈骗方冒充宜人贷客服,以退款操作需要为由,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该用户银行卡中的余额转账至诈骗方个人账户。宜人贷公关部门工作人员在6 月15 日向法治周末记者出示的《关于宜人贷用户遭遇疑似电信诈骗事件的声明》中写道。

          存多个山寨APP

          法治周末记者于6 月14 日拨打上述027 电话,询问该号码是否为宜人贷的客服电话,对方明确表示是在武汉的网点电话;当记者进一步询问其具体地址时,对方称在星光大道98 号12 楼,记者随后通过高德地图进行搜索发现未找到匹配的结果,记者再次拨打027 电话核实地址信息,对方了一句方言后立即挂断电话,之后都不再接听。

          接着,记者联系宜人贷400 客服电话询问武汉的营业网点,客服人员表示武汉有5 个网点,地址均不在星光大道,027 电话号码也并非宜人贷公司系统内登记的号码。

          6 月15 日 ,记者使用另一部手机拨打上述027 电话询问借款事宜,对方称要自行下载APP 填写资料,当记者表示不知下载哪个APP 时,对方告知网络搜索‘宜人贷’,下载哪个都行,借到款后再咨询,还表示其为编号0035 的马姓客服。

          法治周末记者在苹果App Store 输入宜人贷进行搜索后发现,出现的相关APP 有20 多个,有的名为宜人贷借款,有的名为宜人信用宜人网贷信用卡贷宜人贷借款等。

          至于哪个是真宜人贷,上述宜人贷公关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有下方明确标注为宜信公司,且开发人员网站跳转为宜人贷官网的宜人贷APP 为我们运营。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图标为宜人贷商标图案的APP 有两款,名字分别为宜人贷借款急速版和宜人贷借款,开发人员分别是PXHY Science Technology (Beijing)Co. ,Ltd. 和Heng Che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Beijing)Co. ,Ltd. ,开发人员网站跳转均为宜人贷官网。

          我们提醒用户,在使用APP 时进行有效识别,同时我们客服人员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是用在帮助客户识别这些假冒APP 的。针对以冒用‘宜人贷’品牌而侵害用户利益的行为,宜人贷方面将利用法律武器进行打击。如发现或怀疑有关假冒、山寨宜人贷的产品及行为,用户可及时通过宜人贷官方客服电话进行反馈。该宜人贷公关部门工作人员进一步补充道。

          蹭热度背后的庞大产业

          对于潘颖的遭遇,从宜人贷的来看,是遭遇了假客服实施的疑似电信诈骗。

          这种情况并不是个例,多与信息泄露有关。互联网金融观察人士袁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据此前媒体报道,全世界有超过100 个团伙专门针对P2P 进行攻破,**重要资料后实施诈骗。

          就该案而言,袁涛认为,潘颖被骗很可能是不法者守株待兔的结果:在不法者各P2P 平台用户的注册信息后,主动联系用户并宣称自己是专属客服,用户一旦遇到还款等问题,在联系不到平台人工客服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主动联系专属客服,这就给不法者创造了实施诈骗的机会。

          而APP 被山寨也并非只有宜人贷遇到,一位不愿具名的某网贷平台CTO 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仿冒APP 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其性质和银行卡钓鱼类似。

          用户下载仿冒APP 填写信息后,仿冒APP 会通过插入恶意程序等方式收集用户账户密码、身份证、银行卡、电话等信息,再进行后续非法活动。上述网贷平台CTO 指出。

          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监测报告显示,截至今年4 月底,共发现仿冒网贷APP1300 多个,累计下载量超过3000 万次。

          目前网贷行业正处于整改期,不合规的小平台很难再取得投资者的信任,为了吸引投资者,就想方设法蹭大平台的热度、仿冒大平台,希望在整改阶段趁乱浑水摸鱼。袁涛指出,P2P 行业频发的品牌撞衫现象,与行业所处的阶段有关,很多山寨APP 是靠简单模仿一个流行APP 的标识图像,或利用这款APP 的名字,从而利用原创APP 的知名度。

          在全国律协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经纶律师事务所主任蔡海宁看来,山寨APP 不仅侵犯了开发者的著作权,还侵害了用户的知情权和信息安全;如果遭遇侵权,APP 开发者要有著作权保护意识,及时联系相关平台进行维权。

          按照6 月1 日起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应用软件下载服务提供者应当履行安全管理义务,知道设置恶意程序等的,应当停止提供服务,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山寨APP 层出不穷,作为发布、下载APP 的软件服务提供平台应当承担审查义务和安全管理义务,平台一方面要监控这些APP ,另一方面也要对山寨APP 进行实名登记,要向权利人提供侵权人的真实身份信息。蔡海宁指出。

          不过,软件服务提供平台对山寨APP 的审核状况似乎并不乐观。

          苹果App Store 早在2016 年的审核标准中就提到,向App Store 上传大量相似版本程序的开发者将从iOS 开发者计划中除名,按理说这个规制是很明确的,但还是出现了很多山寨APP ,不得不质疑平台真正的审核流程和监督力度。上述网贷平台CTO 说道。

          此外,袁涛认为,网贷监管部门目前的精力集中在对大平台的抽检上,不太可能对这种山寨P2P 平台进行集中打假,而P2P 平台自行维权的周期则比较长,短时间内山寨P2P 还会继续存在,更多的还是得靠用户识别。

       

         投资P2P,安全最重要!可以到:,评级查看最新网贷评级报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论坛客服/商务合作/投诉举报:2171544 (QQ)
落伍者创建于2001/03/14,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落伍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落伍官方微信:2030286 邮箱:(djfsys@gmail.com|tech@im286.com)
© 2001-2014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191号

浙ICP备11034705号 BBS专项电子公告通信管[2010]226号

  落伍法律顾问: ITlaw-庄毅雄

手机版|找回帐号|不能发帖?|Archiver|落伍者

GMT+8, 2024-6-2 14:12 , Processed in 0.113615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