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落伍者 返回首页

越懂越好的个人空间 https://www.im286.net/?1192043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IT最热新闻 TCL的互联网救赎之路,为何如此杂乱无章?

已有 366 次阅读2015-7-5 00:04 | 消费品牌, 新闻资讯, 互联网, 电视机, 生鱼片

文章摘要:IT综合新闻资讯,one.因为TCL是第一批为银联开发电子支付系统;two.空调等电子消费品;three.更有人说其是东施效颦;four.另外他还有与视频网站合作的经验;five.与三星这样重视创新研发的企业相比;six.这让曾经辉煌的那个电子消费品小巨头TCL;seven.内有这些所谓互联网电子消费品牌的威胁;eight.价格差异过大的时候; IT资讯速递 IT资讯新闻

TCL的互联网救赎之路,为何如此杂乱无章?


提到TCL这个品牌,很多人第一联想都会是电视机、手机、空调等电子消费品。

不可否认在过去的10年里,TCL的确是一个成功的电子消费品牌,其制造工艺、质量、口碑等甚至可以与国际知名的索尼、松下媲美。并且在他过往30年的历史中,他做出了三次华丽的转身,在这点上,我很佩服李东生这个人。

然而当静下心来仔细品味这家企业,你会发现他的成功或许是时代因素所致,现在中国大多数企业还在走这样的路线,即盲目的价格导向。在本来就廉价、血腥的低端市场,还用价格战手段拼的你死我活,这本身就是一条“死路”,是产品同质化的悲哀。 而与TCL一样同属电子消费品牌的三星,却有着另外一种所谓“生鱼片理论”的思维,这种思维认为价值高的生鱼片很快变成价值低的干鱼片,通俗的理解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这也是三星产品为什么卖的比国产贵的根本原因。

道理谁人都懂,但是能正在落实的又有几个?至少TCL他没有落实这个道理,他还停留在“硬件贸易差”思维,也许李东生有他自己的苦衷吧。 TCL的困局 然而这种骨子里的价值观,某种程度上其实拖累了TCL,让TCL走进了一种莫名的困局,其逐渐摊薄的利润足以验证这个说法。特别是在互联网电视、互联网IT滚动新闻手机等“互联网IT行业新闻”电子消费品牌大行其道的今天,TCL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沉重起来。因为这些所谓的“互联网IT新闻资讯”电子消费品牌完全不要硬件的利润,其直接击中TCL的要害(对其进行颠覆)。

与三星这样重视创新研发的企业相比,TCL并不是十分重视研发,其主要依靠“硬件贸易差”获得盈利这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个时候出现了一批不以“硬件贸易差”盈利的互联网搅局者,着实伤害了TCL的根。

最关键的是,这些搅局者大都选择富士康这样级别的代工厂,其生产质量并不亚于TCL的工厂。 换句话说,这些所谓电子消费产业的搅局者,搅的就是TCL这样靠“硬件贸易差”盈利的电子消费品牌的局。

以乐视为例,其50寸4K液晶电视只要2999元人民币,按TCL过往的渠道策略来看,如果TCL也卖这个价格,扣除渠道商返点、进场费、广告等市场费用很有可能亏本。 说白了,就是TCL卖不了互联网IT资讯速递电子消费品牌的这个价格。

而当产品同质化(甚至互联网IT新闻电子消费品功能更多),价格差异过大的时候,傻子都知道消费者会选择便宜的那些品牌,即互联网最新IT新闻电子消费品牌,这让曾经辉煌的那个电子消费品小巨头TCL如何是好。

其外有三星、索尼等国际品牌的竞争,内有这些所谓互联网IT最新新闻电子消费品牌的威胁,其处境可谓是内忧外患。另据TCL集团多媒体2013年年报显示,公司同比上一年由盈转亏,亏损4800万港元。 走向迷失的救赎路 庆幸的是,李东生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点,并宣布带领TCL开始了向互联网IT最新资讯转型的路,其认为转型对的意义在于抢夺入口与经营用户。

按李东生的规划,TCL计划在五年内成为智能电视、智能手机全球前三,积累1亿家庭用户和1亿移动用户,来自产品与服务的利润贡献各占50%。然而实际转型进展却不尽人意,至今还没有一款拿的出手的互联网产品。

按理说TCL向互联网最全面IT新闻资讯转型,应该是驾轻就熟、熟门熟路的,因为TCL是第一批为银联开发电子支付系统的企业(其现在还在挂银联的牌子做第三方电子支付业务),其坐落于深圳南山区办公楼中的租户,也大都是互联网IT最新热点新闻方向的企业,譬如我们熟知的腾讯(已搬)、KC网络电话等等。另外他还有与视频网站合作的经验(不是十分成功的经验),不过也不至于转型进展缓慢。

可能也是因为接触的互联网IT动态企业多了,所以TCL的转型路,或者说自我救赎之路,走的并不是那么清晰,甚至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感觉。从第三方电子支付,到互联网金融,再到O2O、电商、“内容”等,凡是当前比较火的互联网IT综合新闻资讯概念,TCL几乎无不涉及,毫不夸张的说,TCL比腾讯公司的业务线还要广,这种广实则是杂乱无章。

不仅如此,TCL的员工能否能够理解李东生的苦心也是个迷。以我观察传统企业的经验来看,像TCL这类公司的每一次转型,都会有一些固执的逆反者,他们往往是企业的中高层,如果他们不理解上面的意思,那就糟糕了,轻则转型失败回到以前,重则一蹶不振,不知道李东生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担忧。

现在看来,TCL的自我救赎之路好像正慢慢走向迷失,更有人说其是东施效颦(暗指模仿小米、乐视),骨子里并没有转型的意思。要我说,主动转型是对的,但是执行是关键,先让员工理解为什么转型,才会有预期的效果,实在不行就重新建立一个团队来做这件事情,总比现在看似饱满,实则骨感的处境要好。

要知道互联网提倡的是“单点突破”,而不是盲目占坑,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即使占了坑也是为别人所占。

来源:,http://www.east777.com/,转npts转载请注明来源和链接。

评论 (0 个评论)

论坛客服/商务合作/投诉举报:2171544 (QQ)
落伍者创建于2001/03/14,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落伍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落伍官方微信:2030286 邮箱:(djfsys@gmail.com|tech@im286.com)
© 2001-2014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191号

浙ICP备11034705号 BBS专项电子公告通信管[2010]226号

  落伍法律顾问: ITlaw-庄毅雄

手机版|找回帐号|不能发帖?|Archiver|落伍者

GMT+8, 2025-5-2 11:37 , Processed in 0.02359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