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概况:1─并在第一时间将球摆渡给前插的队友;2─拉莫斯的数据更是高达8;3─正是布兰科放手让伊布做进攻端的全权轴心;4─实际上成为前场进攻中连接锋线与后腰的中轴;5─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特点的相似;6─但安帅成功的为巴黎留下了崇尚进攻的战术主;7─一个漂亮的蝎子摆尾将球交给拉维奇;8─433作为本赛季PSG的基本阵型固定了下;
全场集锦:切尔西2-0巴黎 许尔勒建功登巴巴绝杀
时长:2'59''
播放:864631
来源:腾讯视频
全场集锦:切尔西2-0巴黎 许尔勒建功登巴巴绝杀收起 推荐视频:
自动播放
正在播放
讯 尽管无缘半决赛,巴黎圣日耳曼(微博 数据) 依然制造了许多惊喜。回到联赛,PSG在还剩6轮领先第二名13分,夺冠指日可待;联赛杯与里昂(官方微博 数据) 会师决赛,也有问鼎希望。即便无缘大耳杯,“大巴黎”本赛季的征程仍值得称道。如今是时候进行总结了,他们强势崛起的秘诀到底何在?本文试从战术角度进行分析。
【思想:安帅遗产,“总统”发扬】
大巴黎真正的崛起始于上赛季,在战术大师安切洛蒂的带领下,PSG时隔19年再夺法甲联赛冠军。更重要的是,尽管只执教了一个赛季,但安帅成功的为巴黎留下了崇尚进攻的战术主导思想。上赛季,PSG在38轮联赛中打入69球,控球率高达56.1%,传球成功率85.4%,三项数据都是联赛最多,善于掌控场上节奏,用控球压制对手,用进球解决问题的“大巴黎”初步成型。
图1:上赛季巴黎的常规阵容
安切洛蒂治下,巴黎的基本阵型为4321圣诞树或442(如图1所示,变种为4222和4312)。单前锋阵型下,突前的是伊布,埋伏在他身后的是拉维奇、帕斯托雷或梅内;双前锋阵型下,与伊布搭档的通常是加梅罗或拉维奇,梅内和帕斯托雷分居两翼。
去年夏天,布兰科接替安切洛蒂成为PSG新帅,他继承了意大利人的战术思想并发扬光大,本赛季巴黎32轮已经狂进74球,控球率高达64.1%,传球成功率升至88.5%。同时,他更有属于自己的战术创新。对于“总统”来说,如何让新援卡瓦尼和伊布两大中锋同时首发是最大难题,本赛季法甲第二轮,他尝试442阵型,用两神锋搭档双前锋,但效果不佳,而且拉维奇也因此不得不坐上板凳席。
图2:本赛季巴黎的常规阵容
从第三轮开始,布兰科以最快速度找到了最合理的排兵布阵。他借鉴了乌拉圭国家队主帅塔瓦雷斯用卡瓦尼踢边锋的做法,创造性的推出了全新的锋线三叉戟:伊布居中,卡瓦尼司职右翼,拉维奇在左路活动,而球队的阵型也顺势改为433(如图2所示)。也正是从这场比赛开始,433作为本赛季PSG的基本阵型固定了下来。
【阵型:433神似皇马(官方微博 数据) 】
有意思的是,本赛季从巴黎转战皇马的安切洛蒂在“银河战舰”主打的也是433,只不过安帅是在不断的摸索过程中才最终确定下这一阵型的,C罗(微博 数据) 、本泽马和贝尔的BBC组合首次联袂首发担任三叉戟是去年10月30日皇马7-3塞维利亚一战,比布兰科的ICL三叉戟诞生的要晚。
不过巴黎和皇马的433,还是有很多极为相似之处的。先看后防线,两队的双中卫组合,偏左的中卫脚下技术较好,且都具备从后场发动长传反击的能力:巴黎的蒂亚戈-席尔瓦场均送出6.9次精准长传,拉莫斯的数据更是高达8.2次,均为两队第一;偏右的中卫则人高马大,身体素质出众,阿莱士1米88,佩佩也有1米87。
两队的边后卫都是攻强于守的助攻型边闸:巴黎的马克斯维尔(左后卫)和范德维尔(右后卫)各有3次和4次联赛助攻,皇马的马塞洛和卡瓦哈尔不遑多让,也各有6次和2次助攻,算得上是旗鼓相当。
最像的地方是中场。两支球队的中场三人组无论从球员特点、职能分配还是各自位置,都有惊人的相似。居中的后腰,哈维-阿隆索和莫塔都是笔者曾专文论述过的“逆向自由人”,防守时站在中卫之前进行保护,由守转攻时则回撤到两中卫之间,作为转换进攻的指挥塔。两人的长传数据非常接近,莫塔的场均精准长传有6.4次,阿隆索为6.9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们特点的相似。
图3
图4
偏右的中前卫,维拉蒂和莫德里奇都是两队中场的“第二核心”。两人身材都不高,但脚下技术出色,传球视野开阔,极为擅长组织进攻。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两名球员经常移动到中路活动,实际上成为前场进攻中连接锋线与后腰的中轴。如图3和图4所示,与切尔西(官方微博 数据)的首回合较量,维拉蒂有26.77%的活动区域是在中场中路,而3-4负于巴萨(官方微博 官网 数据) 一战中,魔笛也有28.79%在中场中路。相比较而言,克罗地亚人的前插更为积极,而意大利小将更像是传统的意式组织型后腰。
图5
图6
图7
偏左的中前卫,马图伊迪和迪马利亚都是冲击力强,能够在进攻中带来速度与激情的球员,与维拉蒂和莫德里奇相比,这两人的位置更加靠近边路,具备边路突击传中的能力。如图5所示,与切尔西的首回合,巴黎的第一个进球正是来自马图伊迪的左路传中(红圈),特里解围失误导致拉维济(蓝圈)破门。而如图6和图7所示,3-4巴萨一战本泽马的梅开二度(蓝圈),也都是来自迪马利亚(红圈)的左路传中。
三名中场各具特色,各司其职,而且角色的职能分配非常相似,这既保证了巴黎和皇马既能顺利的完成由守转攻,又能在前场进攻中打出传切配合,还能很好的进行边中结合。
【进攻:伊布轴心,三叉戟发威】
巴黎与皇马的锋线三叉戟,有相似,也有不同。相似之处在于两队的中锋(伊布和本泽马)个人能力都很全面,尤其是擅长拉到禁区外充当传球手,将留出的前场空当交给两名边锋内切插入(巴黎的卡瓦尼和拉维奇,皇马的C罗和贝尔)。但不同之处在于,伊布与本泽马相比有身高优势,创造力也更丰富,而卡瓦尼和拉维济的突破不如C罗和贝尔,风格都趋近于标准意义上的前锋,而非内切型边锋。
作为巴黎进攻体系中的轴心,伊布在队内、尤其是进攻端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第一个作用当然是进球,本赛季瑞典人已有25粒联赛进球入账,占到全队总进球数的33.8%;若无他的进球,PSG将比现在少12个积分,只会领先摩纳哥1分而已。
图8
图9
图10
第二个作用是助攻,从这方面可以看出由三叉戟主导的前场进攻体系如何运行。在阵地战中,伊布习惯拉到禁区外,甚至是中场或者边路来拿球,充当进攻的组织者。如图8所示,巴黎5-0索肖一战,伊布本赛季首次助攻梅开二度,他全场48次传球基本都在中前场,禁区内只有2次。而他的两次助攻也充满想象力,如图9和图10所示,传球位置都靠近边路(红圈,一左一右),而且采用的都是挑传的方式!
图11
一旦伊布拉出来传球,卡瓦尼和拉维奇就会杀入禁区内,至少保持门前有两点接应。如图11所示,巴黎客场2-1阿雅克肖一战,伊布(红圈)从右肋杀入禁区,卡瓦尼和拉维奇也紧跟着形成两点包抄,最终由阿根廷人(蓝圈)破门。
图12
图13
而在反击战中,伊布的身体和头球优势就能发挥作用了。他可以控制长传球的落点,并在第一时间将球摆渡给前插的队友,因此受益的往往是速度快的拉维奇。如图12所示,巴黎3-0巴斯蒂亚一战,伊布(红圈)接后场长传,一个漂亮的蝎子摆尾将球交给拉维奇(蓝圈),助攻后者轻松破门。再如图13所示,席尔瓦(D-席尔瓦 T-席尔瓦)后场长传,伊布争顶到皮球,造成巴斯蒂亚后卫解围失误,拉维奇跟上单刀破门。
正是布兰科放手让伊布做进攻端的全权轴心,卡瓦尼和拉维奇的个人特点才能发挥出来,大巴黎的进攻威力也才能变得如此强大。而巴黎在与切尔西的第二回合较量中没有进球,最终遗憾的被淘汰,也证明了没有伊布作为轴心,PSG的进攻很难打出瑞典人在时的风采。卡瓦尼并不具备回撤拿球、组织进攻的能力,所以只要有伊布能上场,布兰科没有任何理由让乌拉圭人司职首发中锋。
(念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