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网络版周末撰文称,近来美国资本市场对硅谷科技创业公司的投资热情高涨,热门创业网站收到的投资数以十亿美元计。现阶段硅谷的投资热潮与十年前的互联网泡沫存在着一定类似之处,显示出一定的泡沫迹象。
前段时间,Groupon拒绝了谷歌60亿美元收购,Groupon拒绝这一要约的决定更是让人感到意外。在国内,优酷和当当两公司接连在纳斯达克上市,在造福美国股民的同时,也在一夜之间制造了若干千万富翁或者百万富翁。 在羡慕优酷和当当上市以后大涨特涨的同时,不得不说近一年互联网创业公司争先恐候的上市、各种炒作升值、收购或者被收购的系列景象和第一次互联网泡沫之前的景象是多么的想象,难道互联网泡沫即将来临?
从6月开始大洋彼岸Groupon和团购开始在中国火起来,京城密密麻麻的写字楼里面成千上万的办公司不时都会响起今天你团购了吗的声音,所以拉手网成立不足一年的市值就达到5亿美金,增值率秒杀很多中关村的老牌互联网公司。虽然肯定有很大的炒作因素在里面,但是不得不说如今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或者说整个互联网市场太诱人了,因此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蓄势待入、磨拳霍霍,这么大一块市场谁不想分一杯羹啊!但是如同第一次互联网泡沫一样,很多公司在投入巨大资本去炒作或者打造品牌的时候并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更没有扩展赖以生存的客户群,一切都依赖于股市。但是股市上面的火爆或者大红大紫并不代表着盈利,所以收入最高的公司不见得就是那些名气最大的公司,君不见有多少小公司低调的赚钱低调的做市场,而那些炒的浮浮躁躁的公司一旦被捅破了那层窗户纸,颓势犹如开闸的水,一泻千里。
从另外一方面说,大量公司在相同的领域均有着相同的商业计划,只是通过网络推广或者网络炒作来赢得市场,很显然,即便是计划再好,每一板块的胜出者都只会有一个,因此大部分有着相同商业计划的公司将会失败,再繁华的泡沫也灰吹湮灭。尤其是概念股,本来很多东西都很不清晰,何况是很多并不具有专业分分析能力只会跟风的股民,太容易被资本操作了。当然如果真进入互联网泡沫2.0了,大多数初期赚了钱的CEO、CFO…CZO们都不会赔钱的…
明年将会有更多的互联网企业要步优酷和当当赴美上市…,互联网泡沫的悲剧是否要重演?对我们是机会还是灾难?我们只能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岁月能够积累的除了经验,还有让人为之疯狂的互联网泡沫…文章来自建站流程
http://www.chczz.com,转载请注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