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四川凉山一名4岁女童误吞玩具上的磁铁,致使肠道坏死,最终通过手术取出磁铁才保住命.据了解,含有磁铁的儿童玩具在市面上很常见,而多数家长并不知道这些玩具可能会带来致命危害.
2013年,6岁男童赫赫误吞玩具险丧命,铁球磁铁将肠道搅成团,经过医生6个小时的手术才成功取出。
2014年7月,凉山州会东县4岁女童静静(化名)在玩耍时,不慎将两块磁性橄榄球吞下肚,36天后才在手术中取出。
2012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名2岁男孩误食八块小磁铁,历经五次紧急手术仍未将其取出,男孩生命垂危。医生考虑对小肠进行切除,将来再移植新的小肠来挽救其生命。
部分磁铁玩具中含有磁性小零件或小球,如果儿童误吞或吸入,有可能造成窒息;如果儿童吞食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强力磁铁,或者吞食强力磁铁和其它铁磁性物体(铁、钴、镍),磁铁会在消化系统中与另一个磁铁(或铁磁性物体)吸附,并对肠壁产生压力,可能引起肠胃穿孔或肠梗阻,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在很多情况下,这些磁性部件需要通过手术移除,会对儿童的消化道造成永久性伤害。
由于磁铁类玩具具有吸附的功能,而且基本比较小,所以一般人会觉得即便吞食了磁铁也能排除体内,部分家长对吞食磁铁的危害没有清晰认知。
2008年1月初,欧盟发布一个临时草案,对含有磁铁的玩具提出了警告要求。规定在欧洲市场出现或可购得的带有磁性的玩具应含有如下特定的文字警告:“警告!此产品包含磁铁或磁性物体。磁铁在人体内相吸会导致严重的伤害。若磁体被误吞或吸入,请立即就医。”
德国和法国都在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在磁铁玩具上粘贴警告标志。要求含有易误吞磁铁或磁性物体的玩具必须在包装上以清晰可见的方式附上警告,警告必须指出可能误吞磁性部件的风险、相关的健康危险,以及对于误吞后及时就医的说明。
在美国,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于2007年发布了对于玩具中磁铁使用的要求。主要限制不仅仅包括松动的不固定的磁铁,还要限制嵌在外包装内的可以被整个误吞的磁铁。
澳大利亚和巴西也在起草他们对于磁铁玩具的地方规定,而ISO则组织了一个关于磁性玩具的工作组修正ISO 8124-1。
那么,家长选购磁铁类玩具要注意什么?
一、检查玩具是否出自正规企业,是否有说明书和相关国家规定标识,检查是否标有警示语;
二、检查玩具内磁铁的大小、磁性以及稳定程度。不要让小于8岁以下的小孩玩磁性强的玩具。八岁以上的儿童要在家长的监护下玩耍;
三、向经营者索取发票或其他购物凭证,作为日后维权重要凭证。
小孩误吞了磁铁,家长应该做什么?
如果发现儿童误吞或吸入磁性小零件,或儿童出现突发性腹痛、恶心、呕吐及腹泻等疑似吞食磁性小零件的临床症状,应立即送医进行救治。部分儿童在吞食磁性小零件的初期仅表现出疑似流感症状,有可能造成误诊,延误救治会对儿童造成严重伤害。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191号
浙ICP备11034705号 BBS专项电子公告通信管[2010]226号GMT+8, 2025-5-9 11:47 , Processed in 0.030350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