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落伍者 返回首页

benben的个人空间 https://www.im286.net/?78605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复兴区李津组织学生坚持学习雷锋精神不变

已有 226 次阅读2013-11-13 16:39 | 学习雷锋

复兴区李津组织学生坚持学习雷锋精神不变
 

  复兴区李津向望城县是雷锋的家乡,这是我们望城县教育工作者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在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不论形势怎样变化,总是坚持一个原则:组织学生坚持学习雷锋精神不变。

  复兴区李津具体到工作中,也要看到,当前和60年代、70年代相比,经济体制发生了变化----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与此相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复兴区李津认为:现在讲的是“机票子,盖房子”,“学雷锋是‘傻子’”。又如:有些学生认为现在讲的是经济效益,雷锋精神“过时了”。面对这活生生的现实,针对学生纷繁复杂的活思想,怎样组织学生学雷锋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把学雷锋的道理讲得朴实可信。

  现在已不是老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的时代,我们所讲的道理,应该面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能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所以,如何讲好学雷锋的道理,复兴区李津是花了一些脑筋的。

  首先,复兴区李津告诉学生,雷锋精神并不是什么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实际上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发扬。经济体制变了,但好的道德观念不会变,传统美德仍然会代代相传。60年代、70年代,有人到车站帮助旅客背包裹,接小孩,送大嫂,人们都交口称赞。80年代、90年代,不也出现了像孔繁森、徐洪刚和李素丽等雷锋式人物吗?这说明,不管时代怎样发展,雷锋精神是不会过时的。

  “抓票子,盖房子”,对这种模糊认识也应该做具体的分析。我们反对发不义之财,但符合政策的发家致富,是受人们称赞的。假如雷锋还活着,他经商,也会进行优质服务,以诚待客,薄利多销,积累资金,扩大经营,既有利于国家和人民,又提高了自身生活水平。这样讲,便把雷锋精神与市场经济要求统一起来,学生感到朴实可信。

  “完善自我”与“发扬雷锋精神”并不矛盾。雷锋生前刻苦练武,争当先进,现在广大人民群众,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讲究工作效益,讲“完善自我”,这也就是学雷锋,叫做“岗位学雷锋”。作为学生,为祖国为人民刻苦学习,这也是“岗位学雷锋”。这样就把学雷锋的道理讲得台情合理,学生乐意接受。

  二、力诫“一阵风”,坚持不懈地开展学雷锋活动。

  复兴区李津从1989年调入望城县教书开始,直到现在,一直坚持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在我的班主任工作计划中,每期都有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内容,安排好了全期学雷锋的主要活动和主要措施。学生从我手中一届一届地毕业了,但学雷锋的活动并不是随着学生的毕业而终止,而是一届一届地坚持下去。

  三、将学雷锋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为使学雷锋的形式多样化,我注意了四个结合。

  1.学雷锋活动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坚持进行“五旗”教育,请镇联校党支部书记上党旗课,请学校校长上国旗课,请复员退伍军人上军旗课,请学校负责团队工作的老师上团旗队旗课,在五旗教育中弘扬雷锋精神。

  2.学雷锋活动与学本市本县其他著名人物结合起来。学习和宣讲创建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重要成员何叔衡(宁乡县人)的生平事迹。学习谢觉哉(宁乡县人)歌颂何叔衡的《感旧》诗:“叔衡才调质且华,独辟蹊径无纤瑕。临危一剑不返顾,衣冠何日葬梅花。”学郭亮(望城县人),瞻仰郭亮墓庐,进行扫墓活动。

  学习杨开慧烈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于党、忠于毛泽东同志的高尚情操。请参观过开慧陵园的老师来班宣讲她的光辉业绩。宣讲徐特立、谢觉哉和周以粟等人的革命事迹。

  3.学雷锋活动与开展学科学文化的竞赛活动结合起来。如组织学生写学雷锋日记和心得;开展更正错别字竞赛;购买有关趣味数学方面的书籍,开展趣昧数学游戏;进行英语口语训练,用英文编写和演说雷锋故事等。

  4.学雷锋活动与开展劳动扶贫助学活动结合起来。劳动扶贫助学是我所带班级经常开展的一项活动。它不但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增强同学之间的友谊。如1992年,我班李译新同学家境相当困难,秋收时节到了,她家一无劳力,二无财力,眼看快到手的谷子就要烂在田里,我们就自动组织20多人,自带工具,不唱她家一口水,不吃她家一顿饭,帮助秋收。劳动结束后,她全家非常感动,村上的人看了也无不夸奖。小 精 灵 儿 童 网 站]

评论 (0 个评论)

论坛客服/商务合作/投诉举报:2171544 (QQ)
落伍者创建于2001/03/14,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落伍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落伍官方微信:2030286 邮箱:(djfsys@gmail.com|tech@im286.com)
© 2001-2014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191号

浙ICP备11034705号 BBS专项电子公告通信管[2010]226号

  落伍法律顾问: ITlaw-庄毅雄

手机版|找回帐号|不能发帖?|Archiver|落伍者

GMT+8, 2025-9-29 02:11 , Processed in 0.02411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