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员泄密获刑 政府机密信息需从源头封堵
近年来,官员泄密获刑事件日渐增多。最近,原国家统计局和原中国人民银行的两名副处级官员因涉嫌重要涉密经济数据泄露而被做出有罪判决,引起了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公众对官员泄密利益链条和杜绝腐败的大讨论。
“互联网无处不在,外发信息的途径现在可以说极大丰富。杜绝官员泄密,仅仅通过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来约束,恐怕很难做到。”——国讯康科技“互联网应用与内容研究实验室”的专家谈到。“根据我们的调查,在官员泄密和商业泄密事件中,有超过 70%是通过互联网泄露出去的,有些甚至是无意中造成的泄密。”
规章制度的约束更多靠的是人们的自律性,如果通过技术手段,从信息泄密的源头进行有效控制与防范,可大大降低信息泄密的风险。由于政府机构保密条例中明确规定“谁公开、谁负责、谁审核”的要求,因此作为政府的IT管理者,更需要思考如何在法规之外,有效避免官员或公职人员泄密问题。三星手机大全
传统条件下,由于涉及到传输的内容,通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方式难以进行内容的认知。同时由于路由器、防火墙很难精确定位造成问题的人员,无法查找到问题的源头。并且由于外发信息量极大,审计人员不可能实时地审核如此大的内容数据,缺乏对外发内容进行实时告警的机制。
国讯康的“政府防止互联网泄密解决方案”利用不依赖端口的内容识别技术,区分每个应用。对网站内容、外发论坛的内容进行深度过滤,利用深度的内容钻取技术获取传输的真实内容,可根据内容灵活、精细地控制主动泄密行为,并且对存在被动泄密可能的应用进行封堵。
国讯康的“政府防止互联网泄密解决方案”依靠其国内领先的上网行为管理产品,拥有全球最大的中文网页分类库,能够全面地过滤不良网站;通过海量关键字库,可形成政府的独特的关键字库集合;具有独到的模糊匹配,避免精确匹配带来的漏判;可最大限度杜绝过激言论的外发;特有的不依赖端口的内容识别技术,可精确识别出各种违规应用软件。
国家官员泄密获刑,重要经济数据外泄,只是众多泄密事件中的冰山一角。纵观官员泄密事件前后,我们不难看出,仅依靠官员的自律性和规章制度的约束难以防范泄密事件的发生。只有将技术与管理相结合,利用专有技术来弥补管理上的漏洞,才能有效降低泄密事件的发生。
我辛苦收集了2011年最热门的淘宝商城,分享给喜欢逛商城的GGJJDDMM们http://www.guoxunkang.com/custompage-134.html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191号
浙ICP备11034705号 BBS专项电子公告通信管[2010]226号GMT+8, 2025-5-3 14:41 , Processed in 0.024592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