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今年高考志愿填报中爆出的第二起志愿被篡改事件。另一起是四川眉山市万胜高中十余名高考考生发现自己的志愿均被修改为“四川三河职业学院”。对于这两起事件,当地政府都表示要严肃处理责任人,维护考生权益,警方也已经介入调查。我们期待,当地政府的严肃调查、处理,能给当事学生一个交代,而更进一步的问题是,篡改志愿这么“幼稚”的事情为何会一再发生? 之所以说篡改志愿很“幼稚”,不是指其难度小,而是这样的事必然暴露无遗。道理很简单,考生没有填报这所院校,可志愿表上却改成了这所学校;考生最终被一所自己没有填报志愿的院校录取,这是很容易败露的。可这么容易败露的事,为什么还有人铤而走险呢? 有人认为这是金钱的原因,可具体的金钱是多少呢?据报道,每修改一个志愿,相关人员获得的报酬是300元左右,那么,修改10多人的志愿,得到的报酬也就3000多元,为这3000多元而冒违法犯罪的风险,这发生在操纵志愿修改大权的人员身上,很难说是主要原因。文章来源婉甸 http://www.shzgui.com/和威戈背包 http://www.wuguom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