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管理方面引入中医药文化特有的思维和做法,体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逐步推进软实力建设。
构建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校园识别系统,为软实力提供直接的展现途径。
校园视觉识别系统是文化浅层而直接表现,中医院校首先要用“中医药符号”或“国学符号”来彰显自己的文化定位和独特品格,如:建立名医墙(壁);宣传标语用经典中医学或国学著作的经典语句等;建筑风格体现中国传统风格、校园绿化使用传统样式。有的高等中医院校,按照八卦阵势,设计校园,颇具参考价值;建设中医药植物园等。纵观历史,诸如未名湖、清华园这些承载高校自身独特人文内涵的自然景观或建筑,成了高校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人们口口相传,将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广为传播,不断提升着高校的影响力。
此外,中医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了人与自然、天与地的大一统关系,校园识别系统如果能以此思想构建起来,使校园的人与物浑然一体,达到平衡。同时使和谐的环境反过来影响学校师生,那么浓郁的中医药文化的氛围就容易建立起来,它的文化属性与中医院校的性质是高度契合的,校园软实力就有了彰显和外化的着力点了。(引用:
http://www.dkzyjx.com/)
将中医药文化的思维融入学校管理,提升管理的文化内涵,为软实力提供有效的内在支撑。
中医药文化的思维有其自身特点,其中很多可以为现代管理所用,高等中医院校要吸收中医药思维的合理部分。医文同源,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传统中国文化紧密联系,所以高等中医院校在提升高校管理的某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便利。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谐观念,这对于学校管理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中医药文化中包含了“重人贵生”、“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哲学理念,遵循这种理念在高等中医院校的管理中就要“以学生为本”,努力推进高校的去“官僚化、行政化”工作,建立起有效的保障机制,尊重并保障学生的主题地位。中医药文化讲究“形神统一”,主体和载体的统一协调,遵循这一理念,高等中医院应该注重各种制度的落实,将制度和机制中包含的理念不折不扣地执行出来,达到“形神兼备”,精神与形休相守不离的效果。
用中医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使中医药文化体现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使软实力体现在学校运作的主要环节。
国医大家崔公让等人建议:中医院校要用中医的方式开展教与学工作,现有的教学体制要进行改革,按照中医特色开展教学。如:把中医特有的师承模式引入常规教学,中医专业本科生在大一时就选定老师并开始跟师,大一大二的周一到周五基础理论学习,周末跟师见习,大三大四半年理论学习半天临床跟师,大五全年跟师临床实践。大规模、程式化的课堂教学无法把老师适时的从医体会、望闻问切的微妙做法教给学生,所以传统的师承模式在中医教学中不可或缺。此外,高等中医院校要把这种学习模式面向社会广为宣传,让公众了解到这种模式的优势,把它塑造成中医院校学习的一大特色,增强公众对这种模式的认可度。
现在高校招生竞争激烈,学生选择就读某个学校时日趋理性,学校的教学安排成为他们报读的重要参考因素。高等中医院校如果能在教学模式上体现中医药特色并形成自身优势,达到“一提及某中医药院校的教学,就马上想起它的极富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教学模式”,那么社会美誉度就会提升,自身竞争力就会增强,中医特色自然就会体现出来,这样软实力的提高就顺利成章、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高等中医院校软实力建设,需要从多个途径同时开展,形成合力,长期坚持,才能凸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