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落伍者 返回首页

折翅的风的个人空间 https://www.im286.net/?88269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对推拿手法动作技能学习的研究

已有 363 次阅读2014-10-21 18:45 |个人分类:中医| 推拿手法, 中医推拿, 三维动画, 学习方法, Michael

运动技能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推拿手法动作的技术性强,教学难度大,传统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讲解或文字描述手法动作特点,学生各自练习,这样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理想的学习效果要求个体在练习或经历某项技能后,操作该技能的能力得到提高。目前对学习过程中要经历的阶段有几种不同模型,比如Fitts和Michael Posner的三阶段模型, 例如通过观察练习绩效来评估学习(通常通过绘制绩效曲线对绩效进行图示),进行保持测试、迁移测试等等。

王红等引进了湖南中医学院研制的TN-2中医推拿手法教学侧试仪,对滚法的手法操作图形信号进行了记录和分析,比较了专家、普通临床医生、学生图形信号之间的异同,清楚地展示了初学者与专家之间的手法技术动作差异,以及理想的手法技术动作图形。如果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初学者可以按照理想技术动作图形自己进行练习手法操作,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手法动作技术,相关产品:智能高级推拿手法测定系统

前文介绍的桂志雄等模拟腰椎CT片研究倒悬旋转手法、刘刚等对宫廷正骨手法的手法操作动作的研究等,都是使用计算机建立三维动画模型。通过这种方法直观的展示手法技术动作,有利于学生理解其操作方法和作用机制。

在学习手法动作技能的过程中,“持久”是一项基本要求,手法的待久是指,单一手法能够持续操作一定的时间而不间断、不乏力。前文提到过张成全均对临床组和初学者组的五种手法技术动作数据进行了比较,发现临床组的手法动作技术较初学者组更稳定,无论是力及还是频率变异系数都更低,而且持续时间更长,说明临床组的手法操作更持久。这说明手法操作技术的“持久”这项要求,与长期的临床练习是密切相关的。

手法技术动作规范中有力、均匀、柔和、深透等基本要求,也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前文中裴旭海研究手法技术动作的柔和性,李征宇等研究手法技术动作的深透作用等等。对传统的手法作用要求进行量化研究,有助于人们对手法技能的理解与学习。

评论 (0 个评论)

论坛客服/商务合作/投诉举报:2171544 (QQ)
落伍者创建于2001/03/14,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落伍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落伍官方微信:2030286 邮箱:(djfsys@gmail.com|tech@im286.com)
© 2001-2014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191号

浙ICP备11034705号 BBS专项电子公告通信管[2010]226号

  落伍法律顾问: ITlaw-庄毅雄

手机版|找回帐号|不能发帖?|Archiver|落伍者

GMT+8, 2025-5-12 12:44 , Processed in 0.02427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