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落伍者 返回首页

折翅的风的个人空间 https://www.im286.net/?882699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胆囊结石患者取石术后的中医治疗效果

已有 383 次阅读2015-1-12 19:08 |个人分类:中医

胆囊结石是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病,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接近10%,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升高,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对于胆囊结石的治疗,目前在外科领域比较认可的治疗方案仍然是胆囊切除。100余年前专家在当时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认为切开胆囊取出结石保留胆囊的方法治疗不彻底,极易复发,故提出了“胆囊结石应该切除胆囊,不仅因为它含有结石而且因为它还能生长结石。”即著名的“温床学说”。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及对胆囊结石研究的进展,目前“胆囊温床理论”越来越受到质疑,胆囊结石的形成不能仅仅归结于胆囊本身的问题,而是将胆囊结石的形成倾向于全身性疾病的一个表现或早期信号(http://www.dkzyjx.com/product006.html)。
    中医学认为,脾胃“主运化水谷之精微”,食物的营养吸收归属于脾胃的功能,而胆囊可储存与浓缩胆汁,进食时将浓缩胆汁排入肠道,促进食物中脂质乳化和吸收,亦可促进食物中营养吸收,所以现代医学之胆囊与胆汁的功能可归属于中医学脾胃功能范畴。中医学历来有“肾乃先天之本,脾胃乃后天之本”之说,健运脾胃以强后天之本是正道,而胆囊切除手术在一定程度上折损了后天之本.故作者认为不应提倡。
    中医理论认为,胆道的通降功能有赖于肝气的正常疏泄,而现代医学成石病理中的胆总管括约肌张力增高,甚至痉挛,则与中医病机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有关,病机关键在于“瘀”“郁”。因此,疏肝理气、利胆化瘀是重要的胆石症治疗原则,以期减轻胆道病理改变,消除成石条件达到防石的目的。疏肝化瘀法应用于临床远期疗效较好,我院院内制剂“胆病颗粒”具有疏肝利胆、活血化前方瘀功能,应用临床30余年,安全有效。
    本临床观察对25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了自身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健脾利湿、疏肝理气、利胆化瘀中药对胆囊结石患者结石有明显抑制作用,胆囊壁厚度及胆囊功能均有改善,随访1.5年间均无复发,但远期疗效待进一步的观察。
    本次观察25例病例术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无改变。笔者认为有选择的腹腔镜探查+右上腹小切口保胆取石与中医药治疗相结合,是目前胆囊结石早期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评论 (0 个评论)

论坛客服/商务合作/投诉举报:2171544 (QQ)
落伍者创建于2001/03/14,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落伍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落伍官方微信:2030286 邮箱:(djfsys@gmail.com|tech@im286.com)
© 2001-2014

浙公网安备 33060302000191号

浙ICP备11034705号 BBS专项电子公告通信管[2010]226号

  落伍法律顾问: ITlaw-庄毅雄

手机版|找回帐号|不能发帖?|Archiver|落伍者

GMT+8, 2025-5-1 18:17 , Processed in 0.02563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