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儿童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报道,提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患儿的胃黏膜改变程度以中度以上炎症为主,且伴有淋巴滤泡、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等特征性病理改变,其中淋巴滤泡最常见,而幽门螺杆菌阴性患儿胃黏膜改变程度以轻度炎症为主,提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儿童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也是其复发的原因之一。
近年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多种胃肠外疾病密切相关,如缺铁性贫血、慢性荨麻疹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率高于正常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有助血小板数的提升。急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发机体更加严重的免疫紊乱而诱发哮喘的急性发作。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也可能是难治性哮喘的原因之一。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研究较多。幽门螺杆菌可引起儿童血锌、铁含量降低,导致厌食、生长迟缓等症状,并与缺铁性贫血相关。阮和球等对83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发现血锌、铁含量明显低于非感染者。对此类患儿应及时给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同时纠正锌、铁不足。王瑞兰对126例进行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与铁营养评价。结论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与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之间有密切关系,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在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同时有必要进行铁剂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