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特色专业建设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展,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针灸推拿专业建设经过不懈努力,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获得了跨越式发展,针灸推拿学科先后被评为院级、省级和国家级重点学科。2009年针灸学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0年针灸推拿学被评为甘肃中医学院院级重点学科。针灸推拿专业于2010年成功申报甘肃省优势特色建设专业,同年底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成为国家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优势专业。2011年,以我系针灸推拿专业骨干为核心,联合附属医院针灸临床中心成功申报了卫生部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使我系的针灸推拿教育、临床和科研水平实现了历史性飞跃,达到了新的高度。
多年来秉承老一辈针灸教育专家的良好作风,发扬刻苦钻研、求实上进的精神,在多年的临床和科研实践中不断总结,并经过长期的学科研究积淀,目前已经凝炼形成了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研究与临床应用研究、郑氏针法及传统针法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药物铺灸疗法的临床应用研究、推拿手法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等4个稳定的学科研究方向,特别是郑氏传统针刺手法研究和皇甫谧学术思想研究为主要核心的学科特色研究方向,其研究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围绕以上研究方向,学科近年来获得各级各类研究课题近50项,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5项,厅局级项目30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厅局级奖励1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撰写专著教材29部,其中编写的教材《针灸甲乙经选读》为全国创新教材,该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在临床方面,经过多年努力和实践,将所属针灸推拿系、附属医院针灸中心合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医、教、研有机结合的发展格局。针灸推拿系把针灸推拿的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坚持临床工作,并在针灸学科的依托下为附属医院卫生部国家针灸临床重点、全国针灸临床中心甘肃分中心、甘肃省针灸临床医学中心的建设服务,并以此为基础为针灸推拿系的学生打造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使我们的教学体系更加完善。皇甫谧针灸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传统针刺手法应用研究、铺灸疗法、教煌针灸研究与应用等研究领域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部分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二、社会影响逐步扩大
在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领域,针灸推拿系先后参与主办和承办了2012年“首届皇甫谧故里拜祖大典暨(针灸甲乙经)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2010年“中国教煌国际针法灸法与技术演示大会”,2006年“全国腧穴应用与研究学术大会暨针灸教育学术研讨会”,“2006中国灵台(国际)皇甫谧中医针灸学术交流大会”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对推动《针灸甲乙经》及其皇甫谧学术思想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提高针灸推拿系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积极派遣专家、学者赴非洲、法国、美国、巴西加拿大、韩国、曰本等国家以及台湾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进一步促进针灸事业国际化的发展,为针灸事业的国际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我系教师2009年参加了“2009多伦多国际传统医学手法大会”,并做了题为“郑氏温通针法的临床应用”的主题发言和技术演示;在2010年“中国敦煌国际针法灸法学术交流暨技术演示大会”上,郑氏传统针刺手法和何氏药物铺灸疗法进行了技术演示,引起了国际针灸界对甘肃传统针刺手法的强烈反响与关注;2008年应邀到台湾长庚纪念医院进行为期2月的传统针刺手法讲学;2010年应邀到台湾长庚纪念医院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扩大了针灸推拿专业在台湾地区的影响力;在2010年11月份召开的世界针联大会上做了题为“教煌医学针灸学术思想研究”的学术报告,在国内外针灸界引起巨大反响,与会专家表示要与我省针灸领域进行广泛学术交流与访问,进一步合作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