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刚刚24岁的杨亮在一家工厂上班,偶然看见网上有养殖蚂蚱的信息,感觉养殖蚂蚱在当地是个空白,杨亮看到家乡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及群众渴望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便有了自己创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所以下决心辞职干起了蚂蚱养殖。
杨亮说,自己的第一批蚂蚱卵在河北购买,当时卖给他蚂蚱卵的养殖户规模还不如他现在做得大,技术上教授得也比较粗略,回家建起养殖棚以后,自己开始摸索养殖经验。
然而,第一批蚂蚱长大之后,市场的不认可让杨亮犯了难,“刚开始我带着成虫去饭店里送,让他们免费做给客人尝,如果客人吃着好,市场也就慢慢打开了。”但是事情并没有如他所愿,很多顾客连免费的蚂蚱都不会去吃,第一批养殖出来的蚂蚱大部分都被用来喂鸡或者直接扔掉,算下来头一年赔了将近1万元,但是他坚信蚂蚱养殖肯定有市场,2008年蚂蚱开始逐渐走上餐桌,杨亮的蚂蚱也开始有了市场。
2009年以来,市场逐渐好起来,那一年杨亮做起了出口生意。杨亮告诉记者,在整个青岛地区搞蚂蚱养殖他应该是最早的养殖户之一,从2007年只有5个养殖棚,发展到现在的25个养殖棚,产出的蚂蚱销往上海、河南、河北等地,还出口到了曰本市场,年收入十余万元。
“建起一个现代化的养殖场,带领村里乡亲成立蚂蚱养殖合作社共同发展,把蚂蚱销售到世界各地……”这是80后农民杨亮的下一个目标。
蚂蚱养殖
http://www.qqyz.com.cn/html/list_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