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指在一定的病因和条件下,由于自稳功能发生紊乱而产生的损伤与抗损伤之间一种异常的生命现象。损伤与损伤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两者之间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的关系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两者的强弱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例如在血液系统中就存在相互拮抗的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在生理状态下,凝血系统和抗凝血系统处于动态平衡当中,凝血因子不断地有限激活,形成微量纤维蛋白,沉着于血管内膜上,随即又被激活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所溶解,从而维持一定的动态平衡。然而在一定的条件下,心血管内膜受损、血流状态等发生改变,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凝血或抗凝血单方面增强,即导致血栓形成成出血。因此,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贯穿矛盾对立统一的思想,掌握疾病损伤与损伤的过程,揭示疾病的发病机制,从而进一步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规律。 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就该疾病对整体的影响进行判断,以使学生从整体中把握局部,不至于产生偏见和误差。